海浪拍打著石槽,
激起了陣陣的浪花,
形成一幅行進中的美景!
離開了十八王公,
往石門婚紗廣場前進,
就到了老梅公園!
我好喜歡老梅社區,
有一種好寧靜的感覺,
路不大,有很靠近的親切,
天空的雲朵飄著,浪濤聲不絕,
兩旁的房子樓層都很低,好自然原始的地方!
(以下摘自網路)
老梅是純樸的小漁村,村外有一公園,
園內設有步道、迷宮、體能訓練場,
各設施以原木造型,設計風格清新且充滿自然氣息,
並有群落成蔭的百年老榕以及風稜石景觀,
公園後段則是沙灘金黃的廣闊海濱。
老梅位於富貴角岬角的東南側,是一個典型的北部濱海漁村。
有老梅溪發源於竹子山,向北經老梅村入海。
每年的五至八月間,在富貴角到老梅附近的沙丘上,
盛開著天人菊。天人菊原產於北美洲,
1910年引進台灣後便以驚人的繁殖力廣佈於澎湖群島及北部海岸,
由於它耐風、抗潮、生命力強韌,是良好的防風定砂植物,
加上花形優美,花色豔麗,花期來臨時,
形成一片花海,非常壯觀,是另一種特殊的美景。
因富貴角岬及石門礁岸形成了老梅的海灣地形,
所以老梅公園內可以同時欣賞到多種地質上的特殊景觀,
除風稜石、溝槽、孔穴外,海水侵蝕而成的礁岩海岸更是壯觀。
公園內還興建了烤肉區和遊樂區,烤肉區備遮陽亭可免日曬之苦;
使用原木、纜繩和輪胎組合成的各式遊樂器材,不但具有原始趣味,
也符合環保概念。走上堡壘,享受清涼海風吹拂,
眺望無際湛藍大海,和公園內嶙峋崢嶸、
姿態各異的奇石,真會令人身心舒暢起來。
往旁邊的沙灘走,
就看到了像民宿的特殊建築!
原來這就是偶像劇"翻滾吧!蛋炒飯"的場景呢!
海風將布質棚頂吹的隨風飄逸,
好美的一景!
好美的天,在老梅社區,
好像什麼都會變的美麗!
走在沙灘上,
遠遠就看到沙灘與海中間,
有個不同的連接材質...
老梅石槽到了^^
(以下摘自網路)
一般而言,海岸沙丘多發育在大河河口附近或是和緩的彎曲海岸,
老梅的沙丘,應該屬於後者。海岸沙丘的形成,必須要有四項基本要素:
充分的沙源供應足夠的攜沙營力安定的緩坡濱面合適的堆積空間
另外,植被、潮汐、風向、沿岸水流、
降水量以及人為的作用,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。
在老梅的沙灘上,有另一項特殊的自然景觀-「石槽」,
或稱為「潮溝」、「海蝕溝」。起因於海岸地層上升,
礁岩在長期波浪的沖刷下,質地鬆軟的部份被侵蝕,
留下較堅硬的部份,形成溝槽。在東北季風強勁時,
海浪沖擊在成行的石槽上,激起朵朵的浪花,好像施放煙火一般壯觀美麗。
在老梅一帶的海岸屬於沙岸,
受到東北季風和波浪的搬運及堆積作用,
在海濱的坡地上,形成海岸沙丘。
老梅石槽是種很奇妙的沖刷地形,
一條條長長的石槽,與海水相間著!
湛藍海水,綠苔石槽,
天生的藝術!
海水與石槽密不可分!
石槽的面積不小,
一望無際呢!
可惜我們來的時候不對,
應該再早一點,三月的時候,
可以看到整片綠苔覆蓋在石槽上的獨特美景!
完全不人工,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呀...
老梅公園又稱老梅風箏公園,
所以有好多人依著海風放著風箏!
湛藍的天,柔白的雲,
多彩的風箏,台灣就是這麼美,
如詩如畫的美景呀!
老梅石槽
台北縣石門鄉老梅社區
經度: 121°33'10" ( 121.5527)
緯度: 25°15'59" ( 25.2666)